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发挥吸引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

广告位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建设科技强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夯实基础研究基础。过去一个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建设科技强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夯实基础研究基础。
过去一个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然而,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要提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有”,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二是“稳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投入要持续稳定;第三,要“繁荣”,加快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建设科技强国,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夯实基础研究基础。基础研究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也成为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知识渊博,基础认知不清,原理机理不清,很难做出原创性、革命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
从2018年起,教育部将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通过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领先原创性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支持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
珠峰计划实施以来,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70%以上,国家科技进步奖60%以上,率先完成“中国科学十大进展”50%。
总的来说,在过去一个时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然而,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需要突破的三大瓶颈
目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存在以下三大不足:
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组织力度不足。高校基础研究初期,以自由探索、兴趣导向、纯学术理性的研究为主。虽然利益驱动的自由探索确实能带来一些基础研究的突破,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或支撑探索的重大科学问题需要组织起来。比如深空、深地、深海等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研究,无一例外都需要有组织的大型科学项目的支撑。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和探索越来越强调跨学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跨学科,不能完全依靠自由组合,需要有组织地进行。但是,目前科研资源分散、协调合作困难的现象依然突出,跨学科协同研究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有组织科研模式仍有待探索。以及高校相关部门保障有组织大规模科研顺利开展的指导制度和保障措施有待加强。二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探索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
这几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基础科研的重视和投入都比较大,包括前面提到的珠峰计划和高校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对基础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高校获得的科研投入在迅速增加,但大部分来自竞争性经费。在国家五大科技项目中,除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外。d计划,包括一些基础研究内容,面向基础研究,明确支持前沿领域自由探索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年,中央财政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5.3%,主要用于增加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基础研究投入。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投入增加较少。比如教育部对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的投入不增反降。
三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需加快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研发人员总数将达到100万人。我国d人员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但基础研究人员比例仅为8.2%。最优秀的青年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有待加强。
走自主培养人才的道路。
要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必须做到“存”、“稳”、“兴”。
所谓“有”,就是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要从单纯的自由探索转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把加强战略性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
同时,目前,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经进入了跨学科融合的时代。高校要综合利用政策、资源和评价,整合力量,各学科合作,开放学科边界,深化学科交叉,产生重大的、前沿的科学突破。
至于“稳定”,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投入要稳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要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这是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真正坐得住、沉得住、稳得住的基础。
在保持“双一流”学科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珠峰计划,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支持,引导前沿科学中心集聚人才,发起和凝聚大科学计划,聚焦“0到1”的原创性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探索,建设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大学的支持也要稳定,充分给予高校自主权,让高校及时发现和扶持有潜力、有进步的人才和项目,形成更加有效、科学、规模化的布局。三是“繁荣”,加快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科技。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吸引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全面规划基础学科人才引进和教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学科交叉发展导向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国家重大战略后备力量。

关于作者: 大众创投网

为您推荐

广告位

发表回复